“大连将继续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海洋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海洋科技基础研究,瞄准世界海洋科技前沿,进一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的海洋技术创新突破和成果■★★■■。”蒋行海说。(张蕴)
8月15日,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大连召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氢燃料无人船★◆◆■、大连造船研发的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恒力—MAN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等大连海洋科技产品集中亮相,其中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如何把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将海洋经济打造成振兴发展的◆◆“蓝色引擎”★◆★?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大连走访造船厂、港口码头★■◆■,探析大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该工场2-17区系泊码头,大连造船为地中海航运公司建造的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16000TEU集装箱船10号船于8月初顺利出坞★★◆◆。
恒力重工旗下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海告诉记者,今年7月,由恒力重工建造的6.1万吨散货船正式交船■★,较合同期提前45天,这是恒力重工继首制船后■★★■■,时隔两个月交付的又一艘新船。
随着恒力重工产业园二期项目落地◆★★,大连造船业发展迎来新契机。法吉泰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吉泰”)技术经理、造船工程师钱博告诉记者◆◆■■■,二期项目启动标志着恒力重工和法吉泰步入合作新阶段。法吉泰和恒力重工将向市场提供LNG双燃料商船以及各种使用法吉泰技术的液化气运输船。
随着大连进一步激活海洋科技创新活力,■■“蓝色引擎”将持续释放强大动能。蒋行海介绍,目前,大连拥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14个科研院所,科教领域资源丰厚◆◆◆★★■。
向海而行,向海而兴◆★。大连三面环海◆◆,拥有约3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11公里海岸线★◆■■。港阔水深、冬季不冻的大连港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行海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大连以科技创新推动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聚集高校院所科研力量■■,通过本地研发、本地转化,攻克了海上通信、无人驾驶船舶制造等技术难题。
长兴岛重燃造船梦,将有力推动大连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大连市海洋发展局海洋经济运行处处长邹丽介绍,大连持续推进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建设,打造港产城融创一体化新样板★★◆◆◆★;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远洋高性能船舶制造,船舶改装◆◆★■◆、维修及配套,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各区域、各企业共同努力下,大连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攀升,海洋新兴产业持续壮大★★★★。
恒力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重工”)的前身曾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单体船厂——韩国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受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原公司在2015年3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历经十余次拍卖均以流拍告终★■。
2022年7月■◆■★◆◆,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跨行业挺进造船领域,成立恒力重工,成功竞拍收购原韩国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资产。荒废的厂区重现生机,长兴岛地区由此开始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一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数据显示,2023年,大连海洋领域科技项目共立项32项,新增海洋领域科技型企业122家,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总值占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4%,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超4200亿元。
8月12日,恒力重工建造的第三艘船——8.2万吨散货船顺利下水。 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近日探访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造船★★★■■◆”)二工场船舶制造基地,只见厂房内机器运转■◆◆★◆■、焊花四溅,工人们有条不紊进行钢板切割焊接和船舶分段合拢等工作。
★★■◆◆“B型LNG燃料舱的成功研制◆★★■◆◆,是大连造船在LNG储舱建造关键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大连造船已完全具备B型舱的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将有效提升大连造船在清洁能源动力船舶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大连造船科技管理部部长张义明说◆★■。
近年来,大连强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顶层规划,设立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组建市海洋发展局◆■■◆,完善海洋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启动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积极筹建海洋专家智库◆◆◆★■★、海洋重点项目库等◆◆★■■★,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今,大连海洋强市建设步入◆★★“快车道★◆■★”,海洋经济成为驱动大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王孝海介绍,船舶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持续优化推广新工艺,合理调整生产流程,不断更新建造数据。船台搭载周期较前序船缩短了40余天◆■,从下水到试航仅用26天。
这一突破是联合攻关的成果。依托大连“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大连造船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通过产学研协作■★◆■,开展相关研究。研发团队在疲劳与裂纹扩展分析、冷舱设计与低温影响分析、泄漏监测系统优化设计★◆、次屏蔽装置优化设计、9Ni钢高效自动焊接工艺及国产化焊材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型LNG燃料舱总体设计方案。
据介绍,这艘船采用大连造船自主设计建造的13000立方米B型LNG燃料舱,使用新型双燃料主机和绿色节能系统,装载多种减碳节能装备,不仅满足最新环保排放标准,还能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月中旬,恒力重工产业园二期项目在辽宁省大连市长兴岛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在大连打造世界一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加工钢材量230万吨★★★,年生产发动机180台,将助推大连市海洋产业持续发展。
B型LNG燃料舱是一种满足燃油与LNG双燃料全航程需要的燃料储存设备,具备良好船型匹配度和舱容利用率,拥有广阔市场前景■★◆■★。13000立方米B型LNG燃料舱于今年1月在大连完成研制及吊装,填补了该型燃料舱全流程自主研制的国内空白。